2014年12月2日 星期二

12月19日邀您組隊來挑戰 2014年氣候保衛戰

        為了讓大家體驗對氣候變遷所帶來的風險概念與可採行的因應作為,環保署將於12月19日在雲林縣東勢國小舉辦「2014氣候保衛戰」活動,歡迎年滿18歲以上的民眾組隊報名參加,本次活動將透過老少皆宜的創意遊戲方式,帶領大家學習氣候變遷影響環境變化的知識及因應技能,並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去年的冠軍隊組「地球戰隊」也再次受邀,與各參賽者角逐氣候保衛大使。

        近年極端氣候事件在世界各地頻傳,氣候變遷已成為全人類須關注的議題,綜觀氣候變遷的影響,除造成乾旱、熱浪、極端降雨、洪水等氣候異常現象發生,也間接影響糧食作物收成、公共衛生條件、水資源及各項產業的發展等。依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政府間專家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提出的評估報告(AR5)指出,人類活動是造成氣候變遷的主因,如果不儘快採取因應行動,將會付出更高的成本。

        為了避免暖化加劇及減緩極端氣候事件發生,唯有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且調整社會的政策、觀念、產業、設施等面向,以適應目前或未來的環境。為此,環保署借鏡美國紅十字會在美國波士頓大學推出的「氣候與性別遊戲遊戲(The Climate and Geneder Game)」,並融合臺灣環境及社會情境,結合環境教育學習態度,辦理「2014氣候保衛戰」活動,以活潑生動又貼近環保議題方式,引導學習因應氣候變遷應有的知識與技能、風險管理及災害預防等觀念,進而提升面對氣候變遷的素養。

        本次競賽活動將於12月19日(五)下午14:00~17:00,假雲林縣東勢國民小學活動中心舉辦,歡迎年滿18歲以上的民眾,即日起至12月12日(五)止,每5~7人為一隊,組隊報名參加,贏得冠軍的隊伍,隊伍成員每人可獲得高級腳踏車1台,還有許多豐富獎品等你來拿!環保署誠摯邀請大家,共同組隊來挑戰!詳細活動內容可至「清淨家園顧厝邊綠色生活網」(http://ecolife.epa.gov.tw/)查詢。

2014年12月1日 星期一

環保署表揚103年毒化物運作管理績優單位

        為鼓勵落實預防管理、提升緊急應變能力,朝向低污染研發製作,減少毒化物使用量,環保署特舉辦103年全國「毒性化學物質運作管理績優評選活動」, 共24家報名,評選後結果;「科技產業組」獲獎企業為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廠;「傳統產業組」由台灣志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中普氣體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及六輕汽車貨運股份有限公司等3名企業獲獎;「非製造業組」獲獎學校為朝陽科技大學;「研發改良組」獲獎單位為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煉製研究所。

        本次活動得獎單位中, 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廠建置完整作業系統, 執行應變演練落實, 環保安衛編制的管理系統堪稱業界表率;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煉製研究所研發新製程及技術精進創新, 減少橡膠軟化油之多環芳香烴使用含量, 具環保低污染、低毒性之正面效果, 符合歐盟規範, 同時對其他環保油品也積極進行研發, 以降低環境危害及可能之安全保護。財團法人朝陽科技大學於毒化物之運作管理績效優良, 校園內毒化物以「e化系統」管理, 相當完整及進步, 並輔導其他學校「校園安全衛生管理系統」, 其他還有台灣志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中普氣體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六輕汽車貨運股份有限公司、等皆對於毒化物運作管理有相當優良的績效。

        環保署表示,感謝致力於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或研發改善措施之績優運作者,特別舉辦頒獎活動,公開表揚績優運作廠場,並頒發績優獎牌,以鼓勵廠商持續對於毒化物運作管理及研發改善措施之推動,期許受獎單位作為業界學習之楷模,進而發揮帶動及引領之效果。

強化管理廢電子資訊物品回收處理 環保署修正「廢電子電器暨廢資訊物品回收貯存清除處理方法及設施標準」

        為持續提升回收處理效能,避免二次污染,並維護環境品質,環保署於103年12月1日修正發布「廢電子電器暨廢資訊物品回收貯存清除處理方法及設施標準」,並自發布日起施行。只要從事廢電子電器及廢資訊物品的回收、處理業者,其回收、貯存、清除及處理時,都應該符合本標準。

        環保署表示,本次修訂主要重點在提升處理後再利用效能及強化處理安全規範,包括:考量廢物品貯存安全性,增訂分區貯存寬度及長度限制,並限縮棧板貯存之堆置高度,明定處理含汞、冷媒及螢光粉之廢電子電器及廢資訊物品之相關安全防護、有害物質污染防制及管理,以及提升物料之粉碎分選效能等規範。對於領取環保署補貼之處理機構,要求提高資源回收再利用比率須達75%,始符合申請回收清除處理補貼費的規定,以提升資源回收再利用比率。另考量本標準修正所衍生新增或變更之規定,給予已從事處理之業者1年改善緩衝期間。

        此次法規修正內容,已經詳載於環保署網頁(http://ivy5.epa.gov.tw/epalaw/index.aspx),民眾可自行上網查閱。該署呼籲業者,應依本標準相關規定從事應回收廢電子電器及廢資訊物品的回收、貯存、清除、處理工作,在妥善回收處理的同時,也兼顧環境品質及作業安全。

「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正發布

        環保署基於考量細懸浮微粒及其前驅物排放對於民眾健康造成之影響,自101年5月14日實施我國細懸浮微粒空氣品質標準後,持續推動各項管制策略,為進一步改善國內空氣品質,檢討修正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針對國內大型固定污染源電力設施,加強管制其所排放細懸浮微粒及前驅物,並增訂汞排放標準,管制燃煤電廠汞排放,於今日修正發布「電力設施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環保署說明,本次修正重點包括:

        一、合理修正電力設施排放標準限值,降低細懸浮微粒及其前驅物排放,且給予業者適當改善緩衝期。

        二、納入熱效率概念,鼓勵業者提高熱效率,以減少區域空氣污染排放。

        三、增訂燃煤電力設施之汞排放標準,完善有害空氣污染物管制。

        四、針對老舊機組,考量國內供電安全及調度彈性,納入年排放總量及濃度管制精神,以降低可能造成之衝擊。

        環保署進一步表示, 預估標準生效後, 全國電力設施粒狀污染物、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及汞等空氣污染物每年可減量各約710公噸、12,282公噸、30,940公噸及0.0778公噸, 減量幅度分別約為3%、23%、35%及20%, 另經模式模擬推估, 全國各地細懸浮微粒年平均濃度可降低0.4~2.0μg/m3, 北部地區24小時值最高可降低4μg/m3, 占整體細懸浮微粒約5~7.5%。環保署將持續推動相關管制工作, 努力達成國家空氣品質改善目標。本次修正內容可至環保署網站「最新環保法規」(http://ivy5.epa.gov.tw/epalaw/index.aspx)網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