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4日 星期三

環署加強PM2.5監測 特殊性工業區應增設空氣品質監測站

        基於細懸浮微粒(PM2.5)對健康影響,PM2.5管制已成為國際間備受關注的議題。環保署於101年訂定PM2.5空氣品質標準、加強多項污染源管制措施,並同時加嚴開發特殊性工業區應辦理之空氣品質監測事宜,將PM2.5納入監測項目,從各面向推動PM2.5管制工作,提升對國人健康的保障。

        目前納管之特殊性工業區計有六輕工業區、臨海工業區、林園工業區及台南科學園區。林園工業區、台南科學園區及六輕工業區所提空氣品質監測設施設置計畫,均已由所在地環保局審查通過,分別將自今年5月中、6月初及11月底開始進行監測。

        特殊性工業區排放之空氣污染物可能具有成分複雜或排放量大等特性,透過高密度的監測站設置、完整的空氣污染物監測項目及高頻率的監測,可提高特殊性工業區排放空氣污染物對空氣品質影響的掌握,提升對民眾健康之保障。而監測項目除PM2.5外,亦包括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及揮發性有機物等前驅物,未來累積的監測數據透過空氣品質模式模擬,可運用於污染來源推估,再進一步加強污染源管制,作為持續推動空氣品質改善的施政依據。

        特殊性工業係指金屬冶煉業、煉油工業、石油化學基本原料工業、紙漿工業、水泥製造工業、農藥原體製造工業、煉焦工業、以煤或油為燃料之電力業、樹脂、塑膠、橡膠製造工業、石油化學中間原料業、酸鹼工業等(其中煉油工業、石油化學基本原料工業、石油化學中間原料等屬石化工業)、半導體製造工業與光電材料及元件製造業。特殊性工業區則為容納特殊性工業,且其合計基地面積超過總基地面積四分之一者。

        特殊性工業區空氣品質監測站測定項目包括氣象、懸浮微粒(PM10)、細懸浮微粒(PM2.5)、二氧化硫(SO2)、一氧化氮(NO)、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臭氧(O3)、總碳氫化合物(THC)、有機光化前驅物(54種)、有害空氣污染物(52種)、甲醛、乙醛、重金屬(7種)、酸鹼氣(8種)、硫化物等異味污染物(6種)及戴奧辛等項目。為符合空氣品質監測管制需求, 並回應民眾對特殊性工業區設置空氣品質監測站之期待, 依特殊性工業類別空氣污染物排放後影響範圍考量, 容納金屬冶煉業、煉油工業、石油化學基本原料工業、紙漿工業、水泥製造工業、煉焦工業及以煤、油或氣體為燃料之電力業之一者之特殊性工業區, 應於所在及其周界緊鄰之鄉(鎮、市、區)各設置至少1個空氣品質監測站, 並另外於適當地區設置至少4個空氣品質監測站;其餘特殊性工業區則應於適當地區設置至少4個空氣品質監測站。環保署強調, 連續自動監測項目之監測數據, 應與主管機關連線;人工操作監測設施監測數據應定期提報至主管機關備查。

        環保署再度呼籲,「吸口好空氣 大家齊努力」,除加強污染源減量管制外,特殊性工業區開發單位應善盡環境保護義務,確實依規定辦理空氣品質監測事宜。

2015年3月3日 星期二

小心!臭蟲跟著您回家

        臭蟲又稱床蝨(bedbug),雖尚無證據會傳播人類疾病,但被臭蟲叮咬奇癢無比,又由於現代人國際旅遊往返頻繁,無論是海運、空運,一不小心跟著衣服、行李、生活用品,就有可能將臭蟲帶回家,環保署特別提醒民眾杜絕臭蟲的方法,以及如何防治臭蟲。

        環保署建議, 防止臭蟲進家門的方法:1.從國外旅行回來後, 立即清洗衣服和檢查行李, 避免攜帶臭蟲回家。2.二手家具搬回家前, 檢查有沒有臭蟲的蹤跡。3.清理環境, 減少雜物堆積、減少牆壁隙縫。另外, 民眾可檢查床罩、床單、枕頭、毯、床墊的線縫等處, 看看是否發現有臭蟲或臭蟲排遺(血液斑)。另外, 在家中如果發現臭蟲, 可以下列方法處理:1.家中如有草蓆或箱子, 可裝入塑膠袋中並綁緊進行曝曬, 袋中溫度超過65℃可防治臭蟲;2.懷疑有臭蟲的衣物, 集中裝入塑膠袋中綁緊避免提送過程中臭蟲逃逸, 然後拿到洗衣間再將衣物倒入洗衣機中清洗;3.發現臭蟲可使用熱蒸汽熨斗進行蒸汽防治;4.以吸塵器勤捉臭蟲, 勤捉可以減少臭蟲, 可達有效防治;5.情形嚴重的話可請合格的病媒防治除蟲公司代為處理。

        環保署表示,臭蟲自古以來即是重要滋擾性害蟲,過去曾經在許多國家間蔓延過,近年來臭蟲再度成為常見害蟲,在歐洲、美國、澳洲等國造成相當困擾的問題,臭蟲的出現與環境乾淨否關係不大,研判可能是因國際旅行交通活絡的因素,蟲子隨著行李衣物夾帶而來,美國當局為嚴防臭蟲,甚至要求在拋棄受害家具前,應將家具貼標示「有臭蟲危害」或「已消毒」的文字,以免臭蟲傳播。

        與人類生活相關的臭蟲有二種, 一為溫帶臭蟲(Cimex lectularius), 另一為熱帶臭蟲(C. hemipterus)。臭蟲的生命週期, 一般可存活一年, 依食物充足否及溫度不同, 雌性臭蟲可產卵200至400顆。臭蟲常產卵於寢具之縫隙, 棲息在室內的床板、床墊、釘孔、木材接縫處、床罩邊沿等, 日間都在縫隙間潛藏, 主要在夜間活動, 臭蟲若蟲在剛剛孵化出來時呈半透明, 顏色較淺, 吸血後轉為褐色。臭蟲主要是夜出性吸血, 臭蟲叮咬奇癢無比, 且會持續1-2週。被咬後如為一般紅腫, 可用外用止癢藥, 但如果情況嚴重者, 則應就醫診治。

        環保署表示,以環境用藥防治臭蟲只能達到治標的效果,而防止臭蟲進家門才是真正的治本,如果民眾想找合格的病媒防治除蟲公司或查詢環境衛生用藥殺蟲劑的詳細資訊,可至環保署網站http://mdc.epa.gov.tw/MDC/search/search_License.aspx

        查閱。另環保署也建置「環境用藥安全使用網站」(http://mdc.epa.gov.tw/EVagents/EVSecurity/EVIndex.aspx),教民眾認識居家害蟲或如何使用環境衛生用藥,甚至環境用藥選購原則,都可以上該網站查詢。

2015年3月2日 星期一

環保署公布103年環境用藥查核結果,呼籲民眾勿在網路購買非法環境用藥

        環保署公布103年市售環境用藥查核結果,去年共查3萬1,280件,查獲標示不合格379件,合格率達為98.79%,抽驗環境用藥有效成分共131件,均合格。另查獲販賣未經查驗登記之偽造環境用藥27件,其中3件經檢驗結果含有環保署公告禁止含有成分且為斯德哥爾摩公約列管之持久性有機污染化學物質「滅蟻樂」,另20件為訴求天然殺(防)蟲成分但未經核可,均已依法裁處並要求限期下架改善。

        環保署表示,為確保民眾選購合法的環境用藥,並防止來路不明的環境用藥,危害消費者健康及造成環境影響,環保署每年均訂定「環境用藥查核計畫」函頒地方環保局執行,特別加強10元商店、花市、傳統市場、農藥行、雜貨店、夜市等販賣場所,不定期進行環境用藥標示查核、偽造、禁用環境用藥查核及成分含量抽驗;另外為避免民眾購買到標榜天然的「漂綠」環境用防蟲產品,已要求標榜天然環境用防蟲產品的業者提交產品的藥效及成分證明,以確認產品具有防蟲效果。

        為加強邊境防堵不法環境用藥,環保署與財政部關務署已有密切聯繫及把關機制,在通關時,均需檢附環保署許可證照或環保署出具的證明文件,否則便會被攔截。若經海關通報,環保署即督導地方環保局依法查處。此外,環保署每年均會發布新聞稿呼籲民眾不要上網購買來路不明的環境用藥,並與網拍入口網路業者研商加強管制機制,一方面要求會員賣家遵守規定不販賣非法環境用藥,另外加強以關鍵字搜尋,將非法環境用藥立即由後台管制下架。綜上,環保署已建立與地方環保局與海關單位之嚴密檢查防堵機制。

        環保署強調, 目前已取得該署登記核發的一般環境用藥至少有731種, 經過層層把關, 民眾不必捨近求遠購買誇張不實、來路不明的環境用藥。民眾在選購環境用藥時, 應注意產品標示是否有環保署核准字號「環署衛製字第○○○○號」、「環署衛輸字第○○○○號」。環保署已建置「環境用藥許可證照查詢系統」(http://mdc.epa.gov.tw/MDC/search/search_License.aspx), 輸入核准字號即可查到選購的環境用藥是否屬合法登記的環境用藥, 也可以在這個網頁上查詢環境防蟲用天然物質的產品, 以及合法的環境用藥販賣業及病媒防治業。另外, 環保署也建置「環境用藥安全使用網站」(http://mdc.epa.gov.tw/EVagents/EVSecurity/EVIndex.aspx), 教民眾認識居家害蟲或如何使用環境衛生用藥、環境用藥選購原則, 歡迎大家上該網站查詢。

環保署公告修正「限制乾電池製造、輸入及販賣」

        環保署公告修正「限制乾電池製造、輸入及販賣」,自105年1月1日起將筒狀電池之汞含量限值加嚴至1 ppm(百萬分之一)以下、新增鎘含量限值為20 ppm,並自106年1月1日起管制鈕扣型電池之汞含量及鎘含量。

        乾電池所含重金屬(汞、鎘)如果流布於環境, 可能造成生物危害及環境污染, 如果進入人體, 將傷害器官及蓄積體內。為降低電池中重金屬對環境及健康之影響, 呼應國際「延伸製造者責任制(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簡稱EPR)」之潮流, 環保署依廢棄物清理法第21條, 於95年開始管制乾電池之重金屬含量。規定乾電池之製造及輸入業者, 應先檢驗乾電池內之重金屬含量, 並向環保機關申請取得乾電池汞含量確認文件後, 才能製造或輸入。該署源頭管理乾電池之重金屬, 可減少未回收之廢乾電池隨垃圾焚化處理產生之重金屬污染, 亦可減少回收之廢乾電池中回收材質之重金屬含量, 以利資源回收再利用。

        參考歐盟、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等國際最新乾電池管理趨勢,環保署表示,本次公告修正「限制乾電池製造、輸入及販賣」,將筒狀電池之錳鋅(俗稱碳鋅)電池及鹼錳(俗稱鹼性)電池之汞含量限值由5 ppm改為1 ppm,並增訂鎘含量限值為20 ppm;此外,一併將鹼錳、氧化汞及氧化銀等鈕扣型電池納入管制,其汞含量以5 ppm、鎘含量以20 ppm為上限,以達歐盟管制之水準及遏止高汞、鎘含量之乾電池進入國內流布於生活環境。

        環保署進一步說明,乾電池製造、輸入業者自104年7月1日起可就近至所在地環保局辦理確認文件之申請,由地方政府審查及核發。本次修正公告並簡化業者申請確認文件應檢附資料、放寬首次申請確認文件之有效期限、簡化乾電池標示文字等規定,以減輕合法業者行政負擔。

        公告相關資料詳細內容,請參閱環保署新聞專區下載附加檔案 (http://ivy5.epa.gov.tw/enews/fact_index.asp),或於公告日起3日後詳載於該署全球資訊網環保法規網站(http://ivy5.epa.gov.tw/epalaw/index.aspx)「最新環保法規」網頁,民眾可逕自上網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