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署同時指出,由於春季期間天氣變化較大,這波冷氣團對空氣品質的影響程度,將因降雨型態等氣象條件而有所不同。環保署提醒民眾注意這兩天空氣品質變化,同時呼籲民眾多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減少汽機車空氣污染物排放。有關最新空氣品質現況,請查環保署網站(網址:www.epa.gov.tw)。
2012年3月31日 星期六
周末冷氣團南下恐影響空氣品質,提醒民眾注意防範
2012年3月30日 星期五
地球環境季 一起用行動愛地球
為讓民眾一起進行節能減碳,環保署於4月21日在大安森林公園舉辦的「行動愛地球-低碳綠生活 地球氧樂多」,將由沈世宏署長與民眾手持樹苗,呼籲大家在心中種下一棵綠生活小樹苗,從日常生活中用行動愛地球,同時也結合低碳綠生活園遊會及大安森林公園環境生態導覽;4月22日在臺北自來水園區舉辦的「用行動愛地球-環境教育心體驗」,沈世宏署長也將化身為導覽解說員,帶領小朋友一同體驗自來水園區之設施。
另外,像關渡自然公園以透過科學調查、夜間活動、戲劇扮演、自然體驗、晨間觀察、藝術創作等課程讓參與小朋友認識「水」,創造美好的童年回憶外,也利用公園內的水稻田進行耕作與體驗,透過與土地的接觸,讓親子體驗水稻田水域環境的生態與文化,學習感恩與珍惜土地的賜與,而且關渡自然公園為響應地球日及兒童節,在4月份凡是國小以下學童均可免費入園參觀;芝山文化生態綠園以樹說心語、水水森林、蟲蟲隱身術、珍藏自然紀念物、芝山前世今生、老祖先的智慧、如果石頭會說話、種族大融合、探坑尋寶等生動有趣的活動,以吸引民眾參與體驗芝山文化,此外,凡是在4月至9月報名參加「擁抱芝山岩‧從心愛地球」之「芝山綠色奇蹟」及「芝山訪古息今」活動之民眾,可享門票、導覽解說費用全免,但要酌收50元之活動�!
�料費。
至於民間團體活動部分,社團法人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的「烏金歲月」,在全國沿海地區之機關、學校或社團,以遊戲方式讓民眾瞭解海洋資源重要,進一步參與保護環境;台灣原住民族文化推廣協會的「我們一家都是環保人」,以原住民戲劇舞台表演活動與環保節能互動式魔術表演,讓學童瞭解環境知識。
而地方政府也舉辦各種類型的活動,像嘉義縣環境保護局的「春上村樹-老樹展風華 生態大搜密」,藉由「認識老樹」、「話說老樹」、「親近老樹」、「愛上老樹」的活動,讓參與者體認樹木對於人類的重要,願意投入老樹保護、樹木保育的行列;另外彰化縣政府的「環保我最行-濕地生態體驗列車」,透過生態導覽解說及實際的體驗線西鄉彰濱工業區、芳苑鄉王功生態濕地等處,以進一步認識彰化縣的海洋文化。
全國各地都有地球環境季系列活動,民眾只要到環境教育管理資訊系統(http://eeis.epa.gov.tw/front/)進行查詢就可以得到資訊,歡迎大家選擇在地活動就近踴躍參與,一起用行動愛地球。
2012年3月28日 星期三
2012 EPA環保頻道,邀您共賞精采環保影片
環保署表示,該頻道100年下半年因故停播後,各界電話詢問不斷,環保署為滿足外界需求及配合環境教育法學習管道,環保署繼續與HiNet網站之hiChannel(網路電視平臺)合作,以期藉由網路影片的播放,簡單而直接的感動每一個觀賞者,並將其意念深植於心中,讓環保不再只是口號,能在日常生活中發酵與產生環保行動。
「EPA環保頻道」自97年11月首創以來,受到學校師生及民眾的高度注目與觀賞,98年有高達1億6百萬人次瀏覽,平均每日約有45萬人次瀏覽,其中環保電影總流量有1,400萬人次,每日平均約3萬8千人次收視;99年每日也有20萬人次瀏覽,其中環保電影總流量共有157萬人次瀏覽,深具潛移默化功能,並深植民眾環保的概念,且延伸作為全國各級學校師生融入相關環境教育課程,進行環境教學或活動的題材。
環保署指出,目前溫室氣體排放造成的氣候變遷問題,已受到全球專注,並進一步制定京都議定書加以規範約束,臺灣雖非京都議定書中的成員,但是臺灣在減碳方面不斷積極努力,包括推動「溫室氣體減量法」的立法;因此,全民的生活態度,影響著環境是否持續的惡化,也是人類存亡的關鍵時刻。對廣大的社會大眾來說,在生活中落實減碳,可以是另一種關懷環境的行動,諸如多吃蔬果、選用環保節能的電器及燈泡、節約用電、少開冷氣、多開窗,採購時考量減碳、環保、節能及省錢等因素,優先採購「省資源、低污染、可回收」的環保標章產品,讓全民享有資源永續利用的生活環境。
涵蓋以上的議題,「2010 EPA環保頻道」將37部環保影片內容分為以下三大類,提供公眾隨選觀賞:
一、愛護地球:如「賽馬甜心」、「狐狸與我」、「自由大道」等影片,呈現地球自然生態之美,及探討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
二、關愛生命:如「關鍵時刻-Google下戈壁的神秘51區圖騰」、「關鍵時刻-美東提早2個月驟冷急凍揭秘」、「世界正美麗特輯-世界之湯」等珍貴的生態紀錄片,暸解各種生物生態,喚起尊重生命的意識。
三、珍愛資源:如「漁樂新視界」、「樂活農村樂趣GO」等,透過成功環保經驗,分享如何落實環保生活具體方法,讓環保真正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
另外,國內中央部會近年來也出版許多有關自然保育、環境保護、文化保存、公害防治等精采影片,為充實環境教育影片廣度,並提升機關優質影片的宣傳效益,環保署特別感謝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臺東林區管理處、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業試驗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等9個機關提供53部優質影片併同提供大家欣賞。影片面向包含有自然保育、文化保存、社區參與、環境及資源管理、公害防治等,如「繽紛臺灣再發現」、「東沙的海草」、「魔法太魯閣」、「中華民國重大環境事件紀錄片」等;另還有其他中央部會陸續提供,因囿於網路空間有限,環保署也將在未環保署也將在適時登載加入,供公眾隨選收看更多優質環保影片。
沈世宏署長表示,在挽救地球環境刻不容緩的今天,環保署期待全民齊心響應環保工作及減碳行動,共同面對我們不太願意面對的真相,讓環保政策具體落實於生活各個層面,並擴大到臺灣科技、工業及經濟等各領域;我們亟需要一場綠色革命,用實際行動邀請大家加入減緩地球暖化及綠色消費的行列,善盡地球公民一份子的責任,讓地球保持多樣物種,永續未來,並為臺灣永續環境盡一份心力,同時讓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民都能永續、健康、快樂、好樂活。
2012年3月27日 星期二
3月22日高屏地區空氣品質監測數據說明
3月22日上午9時環保署大寮空氣品質監測站之懸浮微粒(PM10)監測數據偏高,經環保署工作同仁確認係儀器發生故障,由於測站數據係即時連線上網,致使網站呈現之高屏空品區「空氣污染指標值」升高,環保署隨即註記刪除,並派員赴現場維修,當日11時回復正常,並非王文所稱「空品監測站十多個同時故障」情事。
依現行「空氣污染指標(PSI)」,空氣中懸浮微粒濃度,其連續24小時測值之平均值達每立方公尺150微克時,對應PSI為100,屬「不良」等級。但有數小時測值偏高,而24小時平均值未達每立方公尺150微克時,尚非「不良」等級。以3月24日中國大陸沙塵影響為例,部分測站之小時測值雖逾200微克,但因影響時數較短,其24小時平均值並未達PSI之「不良」等級。3月22日高屏地區各測站之24小時之懸浮微粒平均值均未超過150微克,惟當日空氣中臭氧濃度偏高,造成部分測站PSI達不良等級。
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站均設置戶外,且全天候24小時連續運轉,操作條件嚴苛,以現行科學技術,尚難達完全零故障水準。而環保署對監測儀器之操作維護工作,一向極為重視,每日定時檢視、校正及維修,目前資料可用率均維持在96%以上,與先進國家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