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30日 星期五

「氣候災變 以古鑑今」 啟動世界環境日系列活動

        環保署今(30日)呼應聯合國規劃環境署2014年世界環境日主題「升高聲浪, 而非海平面(Raise your voice, not the sea level)」, 辦理「氣候災變 以古鑑今」世界環境日系列活動啟動儀式。環保署署長魏國彥說,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 臺灣做為地球村的一份子也不能缺席, 在過去的地質年代曾有過數次劇烈氣候與環境變遷, 有些生物滅絕了(像是長毛象), 有些則存活下來, 而冰河時期的臺灣也曾有猛瑪象的存在。研究古生物可以瞭解過去, 省思氣候與環境變遷對生物圈造成的衝擊與影響, 今日的活動展現出臺灣和國際夥伴共同團結, 以行動對抗氣候變遷。

        本次活動特邀請我國友邦小島國家吉里巴斯共和國游黛姤大使、吐瓦魯國陶敏德大使、馬紹爾群島共和國菲利浦.卡布亞大使、帛琉共和國歐克麗大使、斐濟駐華貿易暨觀光代表辦事處代表鄔凱瑞先生、日本外僑學校藤墳孝則事務長及國立臺灣博物館陳濟民館長出席, 與會代表在致詞中表示, 氣候變遷的責任是世界共通的, 他們的國家都屬低地島嶼國, 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更顯得嚴重, 威脅到人民的生存, 其中菲利浦‧卡布亞大使和歐克麗大使更指出, 過去孩提時活動的地方如今已被海水淹沒, 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可供種植的土地會越來越少, 子子孫孫可能會為了耕地而彼此開戰。

        魏國彥署長深切感同身受與會的友邦國家所面臨的海平面上升衝擊,不只小島國家,臺灣西部沿海、歐洲世界各地也都面臨相似的問題,臺灣雖然不是聯合國會員,但是每年環保署都率領產官學代表參與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國大會,也感謝友邦大使在會議上替我們發聲,肯定臺灣在對抗氣候變遷的努力,因為氣候變遷的衝擊是不分對象,不分區域,今天的活動是一個起始,引領國人攜手合作,盡我們世界公民的責任,也確保我們子孫的未來免於遭受氣候變遷衝擊。

對抗氣候變遷 環保署以古鑑今呼籲展開行動

        人為影響氣候變遷已無庸置疑, 過去地球生命的演化歷史中曾經歷經5次大滅絕, 其中第5次約在 6,600萬年前恐龍時代, 氣候生態的改變導致許多生物從此走入歷史, 為讓國人感受氣候變遷對地球造成的影響, 環保署特結合2014年世界環境日主題, 於103年5月30日(五)以「氣候災變 以古鑑今」為主題, 由環保署魏署長與國際島國、學校、民間等代表齊聚在臺灣博物館土銀展示館, 一同在古生物的環境當中, 呼籲國人立即採取行動, 共同宣誓聲援展開氣候變遷行動。「氣候災變 以古鑑今」世界環境日系列活動, 並於今日同步展開, 為期4天, 歡迎民眾踴躍至臺灣博物館本館及土銀展示館共襄盛舉。

        氣候變遷是全球性的公眾議題,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政府間專家委員會(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在2013年9月陸續公布的氣候變遷報告第5次評估報告,指出若不採取行動,2100年時,全球平均溫度將增加攝氏3.7度至4.8度。因此,聯合國呼籲面對氣候變遷須立即採取行動,若延遲行動,將遭受加倍奉還的命運。

        環保署署長魏國彥表示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今年是以「升高聲浪而非海平面(Raise your voice, not the sea level)」為主題,世界各國聲援展開氣候變遷因應行動,臺灣作為地球村的一份子也不能缺席。魏署長表示,研究古生物可以瞭解過去尚未有人類活動的時代,尋找大自然的規律且進一步掌握人類行為對大環境所造成的影響,我們今天在這邊從地質時代的氣候變遷,例如恐龍、三葉蟲、長毛象至臺灣的雲豹,省思氣候變遷所對環境造成的衝擊與影響,期許喚起臺灣氣候變遷意識,促進減緩與氣候調適行動。

        「氣候災變 以古鑑今」世界環境日系列活動於今日啟動,從5月30日至6月2日為期4天,民眾可至國立臺灣博物館及其土銀分館,透過展覽及闖關活動方式,瞭解氣候變遷、全球暖化成因,希望民眾能夠正視大環境的改變與環境資源的衰減,共同守護美麗的地球,達到低碳永續的生活目標。本次活動資訊,可至環保署網站(網址:http://ecolife.epa.gov.tw/)查詢。

2014年5月28日 星期三

打造清新無污染的農產市集 環保署補助西螺果菜市場電動蔬果運輸車正式啟動

        為徹底改善西螺果菜市場800輛柴油蔬果運輸車造成的嚴重空氣污染及噪音問題,環保署今(28)日於西螺果菜市場內舉辦「綠色運輸啟動記者會」,宣布已有廠商取得電動蔬果運輸車補助資格,即日起改裝或新購電動蔬果運輸車,即可獲得該署新臺幣(下同)12~14萬元及為期5年每個月3,500元的電池租金補助。記者會現場並展示最新驗證合格的電動蔬果運輸車,西螺果菜市場運銷商紛紛駐足詢問,對該署協助打造該市場為清新無污染的農場市集表示感謝。

        環保署表示, 西螺果菜市場是全國最大蔬果運銷中心, 供應全臺1/3的蔬果需求, 但每天有超過800輛的柴油蔬果運輸車在市場內來回穿梭, 產生大量懸浮微粒(PM)與一氧化碳(CO)等空氣污染物與噪音, 嚴重影響市場內作業人員的身體健康。電動蔬果運輸車使用過程中, 不會產生空氣污染物, 具有污染減量及低噪音的優點, 為澈底解決該市場內空氣污染及噪音的問題, 該署自99年起即積極評估以電動蔬果運輸車汰換柴油蔬果運輸車的實施方案, 並與多家車廠合作開發適合在地化需求的電動蔬果運輸車, 透過實際在市場內測試及收集使用意見, 確定電動蔬果運輸車可符合當地使用需求後, 已於去(102)年7月3日訂定發布「西螺果菜市場電動蔬果運輸車補助辦法」, 希望透過補助的方式, 鼓勵原柴油蔬果運輸車使用者踴躍將柴油車汰換成無污染、低噪音的電動蔬果運輸車, 在107年前將800輛柴油拖板車全數淘汰。

        環保署指出,為保障電動蔬果運輸車的性能及使用安全,該署於補助辦法中訂有驗證規範,經積極輔導廠商進行測試,已於今年5月初核定兩家廠商的改裝電動蔬果運輸車具有補助資格(恆智重機公司及貝力科技公司),另外尚有數家廠商亦正進行測試中。

        環保署說明,該署推動的是「車電分離」的商業營運模式,改裝或新購電動蔬果運輸車將不隨車購買電池,電池是由電動蔬果運輸車改裝廠或製造廠提供並租給使用者,車電分離營運模式的優點在於電池是由業者維護保養,業者必須確保電池的性能,使用者再也不必擔心電池壽命的問題,永遠有好的電池可以用,環保署則補助每個月最多新臺幣3,500元的租金,最長補助5年的租金,搭配改裝或新購電動蔬果運輸車的補助,以鼓勵踴躍汰換為電動蔬果運輸車,詳細補助期程及額度如附表1;電動蔬果運輸車與柴油蔬果運輸車使用比較如附表2。

        環保署呼籲西螺果菜市場原柴油蔬果運輸車使用者能儘速與業者聯絡汰換成電動蔬果運輸車,讓在該市場內作業的親朋好友,可以擁有清新無污染與低噪音的工作環境,也讓產銷的蔬果品質更加清新。該署並期許,藉由西螺果菜市場推動電動蔬果車的實務經驗,未來希望可以依全臺其它大型果菜市場的需求及特點,讓電動蔬果運輸車及營運商業模式也能推廣到其它大型果菜市場,打造全臺各地的果菜市場均能成為綠色運輸的清新農產市集。

2014年5月27日 星期二

環保署回應「政府縱容爐碴侵入高雄農地」

        今天上午立法委員林淑芬國會辦公室召開記者會「強烈譴責政府縱容爐碴侵入高雄農地、水質保護區」,質疑爐碴是否可當土壤使用、可否回填農地與自來水水質水量保護區等情。

        行政院環保署表示,本案為高雄市旗山區大林里農地(圓潭子段四筆地號土地)回填中鋼爐碴,經該署環境督察總隊現勘瞭解,該回填爐碴是源自中鋼公司的轉爐石。目前高雄市政府依相關法規已認定中鋼公司產出物「轉爐石」屬於中鋼公司的產品,非屬廢棄物,因此不適用廢棄物清理法;惟如相關產品之不當使用,違反土地使用規定,或致污染環境,應依現場實際污染情形(如污染土壤、水源等),由相關法令適法處分。

        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檢察署於102年11月20日上午辦理現勘,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高雄市政府農業局、都市發展局及環境保護局均有到場配合。高雄市政府針對本案違反區域計畫法部分,已作出行政處分。

        環保署重申,產品之使用不當或未符合各該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法令者,致造成安全、環境污染或其他違反情事時,仍應請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產品之管理單位或產品使用受體之主管單位)應就其主管法規負相關管理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