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遵守國際環保公約蒙特婁議定書列管破壞臭氧層化學物質之規定,我國採源頭管制方式訂定特殊用途輸入、輸出與製造之申請事宜,管控國內之流通與降低排放。僅針對特殊關鍵及必要用途者,例如:航空或軍事國防用途等,均例外允許含有破壞臭氧層化學物質之產品進口。
因考量軍事國防及航空用途仍有使用海龍滅火器之必要性,且航空器使用海龍藥劑係屬適航規定,均須經其主管機關審查通過。為簡化航空器業者辦理輸入、輸出海龍滅火設施之行政作業,本次「蒙特婁議定書列管化學物質管理辦法」修正係調整海龍滅火設施列管方式,回歸由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審核,並修訂列管化學物質定義、刪除列管產品之輸出規定、增列廠商申請文件不符或內容有欠缺之補正期限規定及修正退運應依循關稅法規定辦理等。
環保署表示,本辦法修正草案將於預告日起3日後刊載於該署全球資訊網(網址http://ivy5.epa.gov.tw/epalaw/index.aspx/) 法規命令草案預告區網頁,民眾可逕自上網參閱,對於公告內容有任何意見或修正建議者,請於本公告刊登公報之次日起14日內陳述意見(Email:clhsiao@epa.gov.tw)。
2014年6月30日 星期一
2014年6月27日 星期五
環保行動有價化,環保集點試行系列活動開跑!
環保署為加強推廣綠色生活及消費, 以「環保行動有價化」為理念, 推動環保集點制度, 並公布環保集點標誌, 於制度正式啟動前, 結合國軍福利事業管理處、大同綜合訊電股份有限公司(大同3C)、遠百企業股份有限公司(遠百愛買)、萊爾富國際股份有限公司(萊爾富便利商店)、大豐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鼎鼎聯合行銷股份有限公司(HappyGO)、台象股份有限公司(象印)、皇冠金屬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膳魔師), 於7月份起陸續推出各項集點概念的優惠活動, 希望藉由今年度試行活動, 擴大綠色消費市場, 進而鼓勵民眾在日常行為中, 一同響應綠色生活。
環保署表示, 本次環保集點試行活動中, 國軍福利事業管理處進行「消費滿額送好禮」及「綠色商品現金折抵立即送」優惠活動;大同3C「綠色商品會員點數加碼送」, 提供點數加碼優惠;遠百愛買「環保綠能優惠三重奏」同步進行「綠點無限大」、「環保回收趣」及「環保購物樂」等三項超值活動優惠;萊爾富便利商店提供「購買環保商品抽獎大放送」, 贈送環保好禮;大豐環保科技則提供「會員紅利點數贈送」、「每週六紅利點數2倍送」、「集點卡抽獎」等好康回饋;鼎鼎聯合行銷與太平洋SOGO百貨合作推出「愛美麗更愛地球」, 回收保養品及化妝品空瓶換HappyGO點數, 活動相關資訊請至「綠色生活資訊網」(網址:http://greenliving.epa.gov.tw/)查詢。
象印與膳魔師2家環保標章飲料容器產品業者,則與丹堤咖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丹堤咖啡)之連鎖飲品業者,共同結合推行備杯集點刮刮樂與綠色消費享折扣活動。
環保署表示,地方環保局也辦理環保集點概念推廣活動,包括:臺北市「愛地球-環教場所集章抽大獎」、臺中市集滿環保標章產品包裝可兌換精美禮品、臺南市「103年資源回收物集點兌換活動」及「藏金閣環保書苑二手書集點交換活動」、嘉義市「資源回收集集樂」、宜蘭縣「環境教育電子護照」、新竹縣「廢乾電池、廢光碟片及違規廣告回收兌換活動」、嘉義縣「嘉減碳田園市集創意DIY教學活動」等好康活動,環保署呼籲民眾多多支持並切身落實環保。
環保署同時公布最近徵選出爐的環保集點標誌,圖示意涵是由綠葉融入∞無限符號,象徵低碳環保、節能減碳、良性循環永續再生,傳達綠色消費之理念;右上角以綠色圓點點綴,代表在環保集點制度中,各項低碳作為及環保行動均可化為「綠點」進行集點及兌點,最後由∞與綠色圓點交織成人形則意指全民一起實踐綠色環保行動,使「綠點」的集兌點成為全民運動,體驗「環保行動有價化」,共同保護與愛護我們的地球!
環保署指出,環保集點制度將於明年度正式推動,民眾購買綠色商品、節能省水與響應綠色行動(例如:自備環保杯、做資源回收及參與環境清潔活動等),將環境效益化成「綠點」並給予民眾實質的回饋鼓勵,所累積的綠點將可用於兌換或折扣綠色商品及服務、折抵環境教育及生態遊憩場所費用,並可不限於單一通路使用,藉以構築成通路集點消費鏈,帶動全民綠色生活及消費。
環保署表示, 本次環保集點試行活動中, 國軍福利事業管理處進行「消費滿額送好禮」及「綠色商品現金折抵立即送」優惠活動;大同3C「綠色商品會員點數加碼送」, 提供點數加碼優惠;遠百愛買「環保綠能優惠三重奏」同步進行「綠點無限大」、「環保回收趣」及「環保購物樂」等三項超值活動優惠;萊爾富便利商店提供「購買環保商品抽獎大放送」, 贈送環保好禮;大豐環保科技則提供「會員紅利點數贈送」、「每週六紅利點數2倍送」、「集點卡抽獎」等好康回饋;鼎鼎聯合行銷與太平洋SOGO百貨合作推出「愛美麗更愛地球」, 回收保養品及化妝品空瓶換HappyGO點數, 活動相關資訊請至「綠色生活資訊網」(網址:http://greenliving.epa.gov.tw/)查詢。
象印與膳魔師2家環保標章飲料容器產品業者,則與丹堤咖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丹堤咖啡)之連鎖飲品業者,共同結合推行備杯集點刮刮樂與綠色消費享折扣活動。
環保署表示,地方環保局也辦理環保集點概念推廣活動,包括:臺北市「愛地球-環教場所集章抽大獎」、臺中市集滿環保標章產品包裝可兌換精美禮品、臺南市「103年資源回收物集點兌換活動」及「藏金閣環保書苑二手書集點交換活動」、嘉義市「資源回收集集樂」、宜蘭縣「環境教育電子護照」、新竹縣「廢乾電池、廢光碟片及違規廣告回收兌換活動」、嘉義縣「嘉減碳田園市集創意DIY教學活動」等好康活動,環保署呼籲民眾多多支持並切身落實環保。
環保署同時公布最近徵選出爐的環保集點標誌,圖示意涵是由綠葉融入∞無限符號,象徵低碳環保、節能減碳、良性循環永續再生,傳達綠色消費之理念;右上角以綠色圓點點綴,代表在環保集點制度中,各項低碳作為及環保行動均可化為「綠點」進行集點及兌點,最後由∞與綠色圓點交織成人形則意指全民一起實踐綠色環保行動,使「綠點」的集兌點成為全民運動,體驗「環保行動有價化」,共同保護與愛護我們的地球!
環保署指出,環保集點制度將於明年度正式推動,民眾購買綠色商品、節能省水與響應綠色行動(例如:自備環保杯、做資源回收及參與環境清潔活動等),將環境效益化成「綠點」並給予民眾實質的回饋鼓勵,所累積的綠點將可用於兌換或折扣綠色商品及服務、折抵環境教育及生態遊憩場所費用,並可不限於單一通路使用,藉以構築成通路集點消費鏈,帶動全民綠色生活及消費。
2014年6月26日 星期四
公私夥伴合作共創減碳雙贏契機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與歐洲在台商務協會今日(6月26日)合辦「歐洲公私夥伴關係經驗:減緩氣候變遷的關鍵(European Experiences in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the Key to Mitigate Climate Change)」午餐會, 環保署署長魏國彥、歐洲在台商務協會理事長尹容Giuseppe Izzo、歐洲經貿辦事處處長龐維德Frederic Laplanche、英國貿易文化辦事處副代表陶戴明Damion Potter、美國夏威夷州政府駐臺北辦事處處長雷均Alex C. Lei等親臨會場, 多家歐洲與臺灣企業代表共襄盛舉, 均認為建構公私部門合作夥伴關係及強化跨國企業間的經驗技術交流, 有助於促進彼此落實減碳工作及企業永續經營。
環保署魏國彥署長表示, 邀請到歐盟官員及企業代表與臺灣各界人士互動並分享碳市場公私部門合作夥伴關係的新思維, 展現出臺灣在追求創新策略的企圖心;歐洲在台商務協會理事長尹容表示, 減碳已經成為國際社會共同追求的目標, 碳市場交易提供一個有效的減碳機制, 歐洲經驗可以協助臺灣達成減碳目標, 透過提高能源效率與發展再生能源的商業合作, 能建立起更有野心的目標, 驅動低碳產業發展, 並促進產業的轉型與永續發展, 歐盟很樂意與臺灣的公私部門達成合作夥伴關係, 強化減碳計畫;歐洲經貿辦事處處長龐維德同樣強調商業發展與減少碳排放並非互相牴觸, 並以歐盟為例, 過去30年來, 歐盟整體的努力, 達成80%的減碳目標, 同時維持國內生產毛額(GDP)的40%成長, 這亦是微經濟觀的遠見(microeconomic vision), 龐處長強調今日若不展開減碳行動, 未來恐將付出更高的成本代價。
臺灣西門子公司總裁艾偉Erdal Elver介紹在德國所做的公私部門相互合作模式, 當中特別以高雄市捷運為例, 西門子提供技術上的協助, 協助高雄市政府打造低碳排放量的捷運系統, 提供高雄市民便捷的生活方式;西門子公司也與英國政府合作, 建立世界最大的海上風力發電場, 總發電量可提供4萬戶的用電。而目前與歐洲在台商務協會的會員們推動的低碳倡議(Low Carbon Initiative, LCI), 成員包含了來自西班牙、義大利、德國等知名的在臺企業共同執行, 並參與由環保署倡議成立的清碳聯盟活動。臺北市溫室氣體減量基礎建設策進會理事長雷倩女士在專題演講上提到, 各種市場機制的出現都是為了要協助人類達成減量的目的, 但共同建立的市場機制是否能夠帶領現有的機制走向未來減碳的目標?必須認真思考推展市場機制的實際作法, 如何可以導向發展低碳經濟體, 最終達成減量的目標。
環保署表示,此次與歐洲經貿辦事處及歐洲在台商務協會共同舉辦碳市場機制的國際研討會與午餐會等系列活動,積極建立臺灣與歐盟及全球各區域的合作共識,將有助於未來我國實質參與全球減碳市場機制,並提升我國企業綠色競爭力,打造低碳永續社會。氣候變遷是全人類所必須共同面對處理的重大議題,除了政府部門需要制訂相關政策因應之外,呼籲民間單位與產業界應掌握到國際最新發展脈動,主動且積極採取行動,共同致力於建構良好互動的公私部門合作夥伴關係。
環保署魏國彥署長表示, 邀請到歐盟官員及企業代表與臺灣各界人士互動並分享碳市場公私部門合作夥伴關係的新思維, 展現出臺灣在追求創新策略的企圖心;歐洲在台商務協會理事長尹容表示, 減碳已經成為國際社會共同追求的目標, 碳市場交易提供一個有效的減碳機制, 歐洲經驗可以協助臺灣達成減碳目標, 透過提高能源效率與發展再生能源的商業合作, 能建立起更有野心的目標, 驅動低碳產業發展, 並促進產業的轉型與永續發展, 歐盟很樂意與臺灣的公私部門達成合作夥伴關係, 強化減碳計畫;歐洲經貿辦事處處長龐維德同樣強調商業發展與減少碳排放並非互相牴觸, 並以歐盟為例, 過去30年來, 歐盟整體的努力, 達成80%的減碳目標, 同時維持國內生產毛額(GDP)的40%成長, 這亦是微經濟觀的遠見(microeconomic vision), 龐處長強調今日若不展開減碳行動, 未來恐將付出更高的成本代價。
臺灣西門子公司總裁艾偉Erdal Elver介紹在德國所做的公私部門相互合作模式, 當中特別以高雄市捷運為例, 西門子提供技術上的協助, 協助高雄市政府打造低碳排放量的捷運系統, 提供高雄市民便捷的生活方式;西門子公司也與英國政府合作, 建立世界最大的海上風力發電場, 總發電量可提供4萬戶的用電。而目前與歐洲在台商務協會的會員們推動的低碳倡議(Low Carbon Initiative, LCI), 成員包含了來自西班牙、義大利、德國等知名的在臺企業共同執行, 並參與由環保署倡議成立的清碳聯盟活動。臺北市溫室氣體減量基礎建設策進會理事長雷倩女士在專題演講上提到, 各種市場機制的出現都是為了要協助人類達成減量的目的, 但共同建立的市場機制是否能夠帶領現有的機制走向未來減碳的目標?必須認真思考推展市場機制的實際作法, 如何可以導向發展低碳經濟體, 最終達成減量的目標。
環保署表示,此次與歐洲經貿辦事處及歐洲在台商務協會共同舉辦碳市場機制的國際研討會與午餐會等系列活動,積極建立臺灣與歐盟及全球各區域的合作共識,將有助於未來我國實質參與全球減碳市場機制,並提升我國企業綠色競爭力,打造低碳永續社會。氣候變遷是全人類所必須共同面對處理的重大議題,除了政府部門需要制訂相關政策因應之外,呼籲民間單位與產業界應掌握到國際最新發展脈動,主動且積極採取行動,共同致力於建構良好互動的公私部門合作夥伴關係。
碳市場實務案例分享、成果豐碩圓滿落幕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與歐洲經貿辦事處合辦「2014年亞洲地區碳市場能力建構研討會:歐洲經驗」甫於6月26日圓滿落幕。透過為期一天半的會議討論,從歐盟排放交易制度的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經驗談起,瞭解其如何不斷修正缺失來引導市場健全發展,並推廣到其他國家著手建構其境內減碳機制,也藉由韓國、泰國、越南等亞洲鄰近國家代表的實務案例介紹,強化經驗分享以增進瞭解,對我國減碳制度設計提供寶貴的見解與借鏡。
歐盟執委會氣候行動總署資深顧問Marco Loprieno介紹歐盟排放交易機制現況、碳市場機制建立的前期作業、實際運作與近況, 他特別表示歐盟也是邊做邊學, 並且透過分享來精進制度的完善。氣候策略執行長與國際排放交易協會榮譽副主席Henry Derwent就目前國際各國碳排放交易機制的現況進行概述, 介紹目前全球主要國家碳市場連結的狀況, 並強調未來區域碳市場連結的重要性。環保署參事兼溫減管理室執行秘書簡慧貞則針對臺灣溫室氣體法規建制、碳交易市場設計概況及未來與國際連結的規劃願景進行說明, 表示「可測量、可報告、可查證(MRV)」機制是全球碳市場連結的關鍵要素, 希望藉由此次研討會來強化亞洲地區碳交易市場的能力建構。
市場準備夥伴(Partnership for Market Readiness, PMR)計畫主持人Xueman Wang女士介紹中國大陸碳交易試點的運作方式, 並對其未來可能發展趨勢進行深入淺出的分析;韓國能源管理公司Yeon Sang Lee博士表示韓國目前開始與歐盟進行合作, 規劃在西元2015年1月起推行其境內的排放交易制度, 不僅將大型企業納入管理, 也將對中小企業進行相關管制;泰國溫室氣體管理組織碳商務辦公室Sumon Sumetchoengprachaya女士說明今年10月泰國將啟動自願性排放交易, 預計在西元2020年完成建構全國性的排放交易機制;越南自然資源與環境部國家氣候變遷委員會的Luong Quang Huy博士提到, 越南正逐步推動溫室氣體減量政策, 在國際上則與日本合作推行抵換機制, 逐步加入市場預備夥伴計畫。
ICF International首席顧問Alistair Ritchie以歐盟MRV制度原則及法制架構的基礎建設, 分享歐洲協助中國大陸建置MRV的現況, 強調MRV是推動碳市場健全發展的重要基石。國際排放交易協會紐澳區代表Rob Fowler先生則分享MRV制度除需強化專業人員技術訓練外, 更需具備面對跨部會協調與不同產業間溝通的能力, 克服各領域間不同思維的差距, 說服企業配合採行相關政策措施。最後, 在國際社會希望能在西元2015年催生全球新的氣候協議之際,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架構下的新市場機制發展議題, 雖已有引發出許多可能性的討論與提議, 但是情勢仍未完全明朗, 永智顧問公司石信智總經理提出如何整合現有已執行的機制與發展中的新機制將會是關鍵的課題;臺灣科技大學顧洋教授表示臺灣的MRV工作已深耕多年, 具有堅實的基礎, 未來應全面整合減碳策略, 思索相關市場機制導入運用的可能性, 有效率地落實減碳工作。
環保署表示,為對抗全球氣候變遷貢獻一己之力,臺灣已經發展並執行多種減碳政策與配套措施,未來如何運用相關經濟工具推動更多具成本有效的減量工作,仍必須掌握國際發展脈動,持續致力於全方位策略的國際交流,以促進各方均能受惠的永續發展與綠色低碳投資。本次國際研討會的會議簡報資訊可以至網站直接下載瀏覽(http://unfccc.saveoursky.org.tw/2014teccf/)
歐盟執委會氣候行動總署資深顧問Marco Loprieno介紹歐盟排放交易機制現況、碳市場機制建立的前期作業、實際運作與近況, 他特別表示歐盟也是邊做邊學, 並且透過分享來精進制度的完善。氣候策略執行長與國際排放交易協會榮譽副主席Henry Derwent就目前國際各國碳排放交易機制的現況進行概述, 介紹目前全球主要國家碳市場連結的狀況, 並強調未來區域碳市場連結的重要性。環保署參事兼溫減管理室執行秘書簡慧貞則針對臺灣溫室氣體法規建制、碳交易市場設計概況及未來與國際連結的規劃願景進行說明, 表示「可測量、可報告、可查證(MRV)」機制是全球碳市場連結的關鍵要素, 希望藉由此次研討會來強化亞洲地區碳交易市場的能力建構。
市場準備夥伴(Partnership for Market Readiness, PMR)計畫主持人Xueman Wang女士介紹中國大陸碳交易試點的運作方式, 並對其未來可能發展趨勢進行深入淺出的分析;韓國能源管理公司Yeon Sang Lee博士表示韓國目前開始與歐盟進行合作, 規劃在西元2015年1月起推行其境內的排放交易制度, 不僅將大型企業納入管理, 也將對中小企業進行相關管制;泰國溫室氣體管理組織碳商務辦公室Sumon Sumetchoengprachaya女士說明今年10月泰國將啟動自願性排放交易, 預計在西元2020年完成建構全國性的排放交易機制;越南自然資源與環境部國家氣候變遷委員會的Luong Quang Huy博士提到, 越南正逐步推動溫室氣體減量政策, 在國際上則與日本合作推行抵換機制, 逐步加入市場預備夥伴計畫。
ICF International首席顧問Alistair Ritchie以歐盟MRV制度原則及法制架構的基礎建設, 分享歐洲協助中國大陸建置MRV的現況, 強調MRV是推動碳市場健全發展的重要基石。國際排放交易協會紐澳區代表Rob Fowler先生則分享MRV制度除需強化專業人員技術訓練外, 更需具備面對跨部會協調與不同產業間溝通的能力, 克服各領域間不同思維的差距, 說服企業配合採行相關政策措施。最後, 在國際社會希望能在西元2015年催生全球新的氣候協議之際,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架構下的新市場機制發展議題, 雖已有引發出許多可能性的討論與提議, 但是情勢仍未完全明朗, 永智顧問公司石信智總經理提出如何整合現有已執行的機制與發展中的新機制將會是關鍵的課題;臺灣科技大學顧洋教授表示臺灣的MRV工作已深耕多年, 具有堅實的基礎, 未來應全面整合減碳策略, 思索相關市場機制導入運用的可能性, 有效率地落實減碳工作。
環保署表示,為對抗全球氣候變遷貢獻一己之力,臺灣已經發展並執行多種減碳政策與配套措施,未來如何運用相關經濟工具推動更多具成本有效的減量工作,仍必須掌握國際發展脈動,持續致力於全方位策略的國際交流,以促進各方均能受惠的永續發展與綠色低碳投資。本次國際研討會的會議簡報資訊可以至網站直接下載瀏覽(http://unfccc.saveoursky.org.tw/2014teccf/)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