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9日 星期五

回應「填海造島入法,環團憂海洋淪掩埋場」

        立法院11月27日召開「資源循環利用法(草案)」公聽會,環團批評未做政策環評,就將填海造島入法,擔憂台灣四周海洋恐將淪為廢棄物掩埋場。環保署再次強調,填海造島(陸)是嚴謹規劃的工程實務技術,不是無限制地將廢棄資源物直接投入海中。環保署自100年起借鏡國際成功案例,著手規劃我國填海造島(陸)政策及辦理政策環評,已分別於臺北、臺中及高雄各辦理一場政策環評公聽會,非環保團體所指未做政策環評。

        事業廢棄物的源頭減量一直是環保署與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不斷共同努力的目標, 但不論如何減量及再利用, 終將會產生須進行最終處置的物質, 因此必須規劃妥善之去處, 填海造島(陸)政策的推動, 一方面給這些廢棄資源物一個適當的去處, 也能新增國土, 符合物質的永續及資源循環零廢棄精神。在考量到環境的永續, 不破壞天然海岸線、不污染海洋生態下, 填海造島(陸)不是無限制地將這些廢棄資源物直接投入海中, 而是結合既有規劃的港務設施及已完成築堤而尚未填方的工業區, 以性質安定、無害的不適燃資源物當填方料源, 如此可減少抽砂填海, 避免破壞海洋生態, 而離岸型的造島規劃, 更具有新增國土及海岸線的功能。

        環保署為能審慎規劃填海造島(陸)政策,首創先例辦理公民共識會議、政策論壇及多場公聽會,力求政策透明公開,並傾聽民眾訴求。有關填料種類合宜性、海域生態影響等鄉親關切議題也會透過專家會議取得各界的信任。環保署擬定之政策,一向秉持資訊公開、透明,於推動期間,樂於與民眾溝通對話。

2013年11月28日 星期四

調整廢資訊物品回收清除處理補貼費

        為維持資源回收基金穩定運作及因應責任業者範圍之修正,環保署公告修正應回收廢棄物品回收清除處理補貼費率,調整廢印表機補貼費率及新增廢平板電腦補貼費率,並將於103年3月1日起生效。相關調整內容,詳載於該署資源回收網站(網址:http://recycle.epa.gov.tw)。

        環保署表示,本次補貼費率修正,係通盤檢討廢資訊物品類之回收貯存清除處理成本、再生料市場價值、稽核認證作業成本及基金財務狀況等因素調整。配合102年8月5日責任業者範圍公告之修正,新增廢可攜式電腦(平板電腦)補貼費率,以因應未來大量廢棄平板電腦之回收處理需求。另將廢監視器名稱改為廢顯示器(係指螢幕對角線尺寸27吋以下之影像輸出裝置;超過27吋者屬廢電視機範圍)。此外,將廢電風扇及廢鍵盤之補貼費率整併於本公告中,俾利業者查詢。

        環保署提醒,自103年3月1日起受補貼機構回收處理的廢資訊物品,將依本次調整後的費率給予補貼,以核撥合理的回收清除處理補貼費用。若有相關資源回收問題,歡迎撥打資源回收服務專線(0800-085717),或至資源回收網站(http://recycle.epa.gov.tw)查詢。

鼓勵綠色設計 環保署優惠資訊產品回收清除處理費,並自103年3月1日生效

        為促進物品朝環保化設計及穩定基金運作,並配合應回收物品之責任業者範圍修正,環保署公告修正資訊物品類回收清除處理費費率,其中調降主機板等5項資訊類產品費率,及調升印表機費率,綠色資訊商品費率打7折優惠,另新增平板電腦費率,並將於103年3月1日起生效。相關調整內容,可至該署網站環保法規網頁(網址:http://ivy5.epa.gov.tw/epalaw/index.aspx)查詢。

        環保署表示, 本次修正的回收清除處理費費率, 通盤檢討資訊物品類各項目之回收清除處理成本、稽徵成本、再利用價值、對環境之影響、基金財務狀況等因素進行調整。費率調降的部分包括主機板、硬式磁碟機、電源器、機殼、鍵盤等;費率調升部分為印表機, 惟為減少業者衝擊, 其費率分3年度調整, 其中噴墨式印表機, 第1年由81元/台調整為101元/台, 至第3年調整為144元/台。另為鼓勵業者配合綠色消費導向, 研發有利於環境的產品, 本次修正特別針對取得國內環保標章或節能標章使用證明的資訊產品, 提供7折的優惠綠色費率(印表機為95折)。此外, 配合責任業者範圍的修正, 本次新增可攜式之平板電腦費率每台課徵25.3元;硬式磁碟機增列外接式硬碟, 其費率比照硬式磁碟機;另修正監視器名稱為顯示器, 其列管範圍為螢幕對角線尺寸27吋以下之影像輸出裝置(逾27吋者屬電子電器類之電視機範圍), 費率維持現行不變。

        環保署提醒,責任業者於103年3月1日起製造、輸入資訊物品及電子電器類相關責任物的營業量或進口量,應依本次調整後的新費率,繳納回收清除處理費,俾據以推動廢資訊物品回收再利用等工作。若有相關申報及繳費的問題,歡迎撥打資源回收服務專線(0800-085717),或至資源回收網站(http://recycle.epa.gov.tw)查詢。

2013年11月27日 星期三

保護桃園藻礁 中央及地方攜手管制污染

        《看見台灣》紀錄片從空中記錄桃園觀音海岸污染情況,環保署表示,已掌握桃園濱海特有生態地形「藻礁」的情形,並自去(101)年4月即與桃園縣政府環保局執行「桃園藻礁污染源督察管制計畫」。針對桃園縣南崁溪、老街溪、大堀溪、觀音溪、小飯壢溪、新屋溪、埔心溪、富林溪及樹林溪等9條河川流域之上游351家列管污染源,執行強力稽查及深度查核,促使污染源有效改善及降低污染,維護桃園河川與海域。環保署並籲請桃園縣政府,一旦發現偷排或不操作污水處理設備,即予以勒令停工改善之處分,並追繳不法利得,以確保藻礁獲得保護。

        環保署表示, 自去(101)年至102年10月與桃園縣政府環保局共同執行督察管制計畫, 合計稽查1,755家次, 告發420家次, 違規比率23.9 %, 其中曾有11家違規情節重大應處停工者, 環保局允許業者以「自報停工」方式處理, 即違規業者僅停止廢水處理廠之操作, 而未實際停工, 對污染者無嚇阻作用。經環保署督導之後, 後續有4家違規情節重大業者, 環保局已正式勒令停工, 另有5家工廠涉有不法利得裁處中, 阻卻違法的力道加強。另外, 每週定期於各河川出海口採溪水測定pH、水溫、導電度、化學需氧量(COD), 監控河川水質變化, 適時檢討修正稽查管制策略。由101年老街溪、南崁溪水質監測結果, 比較100年同時期明顯改善, 原來嚴重污染河段(老街溪6.1%及南崁溪24.9%)均已提升為中度污染程度, 未(稍)受污染或輕度污染河段相對增加。另外小飯壢溪、觀音溪、大堀溪及新屋溪4條河川水質亦逐漸呈現穩定, 惟小飯壢溪及觀音溪化學需氧量(COD)偶有變動及偏高;102年1 ~ 10月河川水質監測結果與101年比較, 小飯壢溪、埔心溪、大堀溪及新屋溪趨於穩定, 水質較佳。老街溪、南崁溪及觀音溪水質亦趨於穩定;惟樹林溪有漏油事件及富林溪偶有污水溢流至雨水道情形, 導致水質有時不穩定。

        現在環保法令規定嚴格,只要業者有違法偷排廢水等重大違規事項,環保署及各環保單位一定強力執法處以停工、停業,因此,環保署呼籲業者,守法才是上策,違法將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