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9日 星期六

「全國氣候變遷會議」公民咖啡館揭開序幕 擴展政府與民間溝通新紀元

        環保署今日(5月19日)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館,以「公民咖啡館」形式舉辦議題聚焦討論會議,為「全國氣候變遷會議」系列活動揭開序幕,預計有超過500位民間團體朋友與政府相關部會代表等各界人士,分成61個討論桌,就活動主題「臺灣20XX:面對氣候變遷臺灣該做的準備」,進行開放的參與式討論,共同研商我國因應氣候變遷應有的短中長期政策與作法。

        本次「全國氣候變遷會議」的召開是馬英九總統履行在兩年前的地球日40週年(99年4月22日)接見民間環保團體代表時所做的承諾。此項承諾的籌備工作交由環保署執行。在為期二年的籌備期間, 環保署秉持公開參與及有效溝通的原則, 蒐集彙整各方意見, 並由民間團體與產官學界組成工作小組會議, 討論達成共識, 決議先於100年舉行公民會議蒐集議題, 再於101年舉行正式會議。環保署依據決議, 先在台北市先行舉辦公民咖啡館會議預備場活動, 隨即在宜蘭縣、台南市、新北市及台中市分別召開4場次的分區會議;「全國氣候變遷會議」正式會議訂於馬總統第一任任期的最後一天(101年5月19日)召開, 並以「公民咖啡館」型式的公民會議進行, 期能彙整出具體的關鍵議題與建言, 作為6月5日與6日所舉行總結會議中的討論內容, 馬總統也將於6月6日蒞臨大會, 聽取各民間團體代表的總結報告。

        環保署表示, 「夥伴關係、建立對話、共同參與、共同面對」為本次活動的核心精神。秉持「民間為主、官方配合」為原則, 並藉由各界意見領袖的廣泛參與, 透過對話, 共商有效面對氣候變遷衝擊的政策與作法, 並且攜手致力推動。而「臺灣20XX:面對氣候變遷臺灣該做的準備」作為活動主題, 即是以20XX的時間軸概念來闡述, 臺灣各界應該深入地思考, 在面對氣候變遷可能帶來的多面向衝擊與威脅下, 我們所需要的不僅僅是短期的減碳行動或調適方案, 而是應該進行長遠的戰略佈局, 方足以將此嚴峻的危機化為永續發展的轉機, 並為未來世代子孫留下可賴以生存的環境與資源。

        此外,為讓各界權益相關者的意見可以藉由實質且全程地參與討論,受到平等對待與尊重,環保署此次籌劃舉辦「全國氣候變遷會議」時,特別擺脫以往僅由政府代表與專家學者形成決策的模式,改採貼近民意的作法,廣泛接納各界公民及民間團體代表的意見與訴求;在共識形成的過程中,並邀請相關部會單位指派代表與民間團體代表共同擔任桌長,協力整合與總結參與者的意見,讓各方盡可能地充分表達想法及建議。

        環保署表示,此一由「各界參與」及「有效溝通」的嶄新模式,讓政府部會與民間團體不再是對立的兩方,而逐漸試著融合成為一個生命共同體,民間團體對於政府的訴求可以不再只以抗爭為手段,透過公民咖啡館形塑雙方能坐下來溝通討論的平台,共同面對環境的危機,並共同思索具體可行的因應作法,期能在取得社會多數認同下,加速推展因應氣候變遷所需的短中長期因應策略與具體行動;此次作法應可作為其他重要公共政策的參考模式,據以建立公私部門間建設性的對話與良好互動的夥伴關係。

        備註:

        1.世界咖啡館(World Café)是由華妮塔.布朗(Juanita Brown)及大衛.伊薩克 (David Issacs)所提出的一種對話的形式。特色是在輕鬆的氛圍中, 透過彈性的小團體討論, 真誠對話, 而產生團體智慧。此外, 在討論中可以引發對問題的反思、相互分享知識、進而找到新的行動契機。世界咖啡館顛覆了傳統會議當中先「坐而言」然後再「起而行」的單線關係, 也設法擺脫「會而不議」、「議而不決」、「決而不行」的窠臼。刻意在「匯談」過程當中建構出反思和行動的循環, 即動態地反思、見地、收成、行動規劃。並鼓勵在規劃之後, 實際執行, 最後再透過發起新場次的討論, 進行意見回饋與評估。

        2.有關「全國氣候變遷會議」議題之蒐集,環保署分別在北中南東各舉辦過一場以「議題蒐集與共識凝聚」為目標的分區公民會議。東區場於100年10月22日在國立宜蘭大學體育館舉行,南區場於100年11月19日在臺南市私立長榮高級中學大禮堂舉辦,100年11月27日於新北市政府六樓大禮堂舉辦北區場活動,最後一場則是中區場,於101年2月11日在國立臺中教育大學體育館舉行,累積參加人數已經超過1,300人次,並蒐集到超過800多項的具體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