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0日 星期二

環保署試行任務型環境水質自動監測作業

        環保署定期辦理河川、水庫、海域及地下水等環境水體人工採樣監測,多年來持續累積水質監測數據,為環境保護工作奠定重要基礎。因應監測技術與資訊科技與時俱進,環保署除了針對大型排放源推動放流水自動監測與連線傳輸,強化對廢水排放監控,更積極試辦環境水體水質自動連續監測。

        環保署表示,自102年9月選定桃園縣社子溪試辦任務型自動連續水質監測,以評估河川水質變動特性及自動監測可行性。日前完成社子溪試辦,並以實驗室檢測比對自動監測數值,顯示在維護頻率足夠前提下,水溫、酸鹼值、導電度及化學需氧量等4項之環境水質自動監測尚屬可行;而濁度、懸浮固體、溶氧等3項則較不穩定,可能受水深不足、水流沖激、泥沙揚起等干擾,故選擇地點應該以水位穩定、無急流或泥沙淤積之流動水域為優先。

        環保署指出,經由水質水文自動監測儀器,透過數據收集傳輸系統及資料平台,自動監測數據每10分鐘紀錄1次,藉由3G無線傳輸到數據資料平台,利用電腦及各種行動裝置,可遠端顯示即時水質及歷史數據。

        環保署同時表示,自動監測有別於傳統人工監測環境水體定期單一時間點採樣,可望用於突發性水質異常事件,即時掌握水體水質隨時間的變化特徵,支援異常水質警示。環保署將持續辦理新竹市客雅溪連續自動監測至103年9月底,後續將整合試辦成果及累積實務經驗,提供各地方環保機關,視管制污染任務需要採用。